,欢迎光临!
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
您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 业界动态 >> 第五届全国职工文化论坛经验分享:浙江温州

第五届全国职工文化论坛经验分享:浙江温州

2025-11-01 21:27:02 来源:职工文化网 浏览:1490

温州市工人文化宫:职工文体品牌建设“亮起来”分享
浙江省温州市工人文化宫主任  王金娅

当下,工人文化宫要发挥出应有的功能,走品牌化、标准化发展道路是方向。徐留平书记在首批全国标准化工人文化宫授牌仪式上讲到,要“积极推进品牌建设。要把工人文化宫建设成为各个城市、区域的 ‘地标’,这个标志不是建成高楼大厦,而是建成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阵地。”什么样才叫“喜闻乐见”呢?我认为,就是我们文化宫的活动能接地气、聚人气、树正气,在职工群众中能收获大流量、点赞量、还有正能量。就像《人民日报》一样,它也是一个品牌,具有明显的红色基因,同时亦庄亦谐,既有凛然正气、又颇有有人间烟火气,可以作几代人的经典,源远流长。常说我们工人文化宫是“一代人的记忆”,这是好的,说明我们也是“经典”,但面对新形势、新市场,我们更要承前启后、继往开来,在年轻一代中做出口碑来。怎么做呢?先做好品牌。


我们温州宫,阵地不算新,规模不算大,但我们“麻雀虽小、五脏俱全”,近几年我们一直通过打造各种文体活动品牌使我们的活动“转起来”、阵地“转起来”、团队“转起来”,不断向“能使职工群众喜闻乐见”的这个目标努力。下面,我想简单分享下我们温州宫在品牌“亮起来”方面的一些心得做法。

一、彰显“工”字本色,打造思想引领品牌。

2023年8月温州宫劳模工匠馆建成投入运营,从此成为“三个精神”的宣传基地,以此为阵地,除常规的场馆解说外,我们推出了《劳模工匠面对面》访谈节目,累计收看收听人数突破50万人次;推出了“51”说系列品牌,包含职工阅读、等。在2017年起,按照“单文双武”的频率,隔年交替举办全市职工文化艺术节、职工运动会,紧扣主旋律,以“赛”促“干”,积极引导职工将文体赛事中“奋勇争先、积极投入”的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。


二、增加惠工成色,打造精准服务品牌。

“娘家人来了”文化点单下基层活动,按照职工“点单”方案,精准定位职工需求,量身打造特制“菜单”,直接将活动和培训送到车间、送到职工食堂、送到户外劳动者身边,2023年送出活动232场次,服务职工3万余人次。“温工充电桩”微信小程序有效整合了温州宫的线下培训、场馆、活动等资源,通过线上报名、线上点单、线上预约、线上互动等,让优质培训课程、文化服务、活动资讯等在职工手中“一键可达”,有效提升职工的文化服务体验感和满足感。


三、凸显区域特色,打造文化融合品牌。

“瓯江夏夜”,每年夏季如约而至,已连续举办14年,为广大职工搭建了社团展示和交流的平台。“温州灯谜”,从1956年起开始培育,使非遗文化得到传承发展,其中《鹿衔草》谜刊,被评为“中华灯谜功勋谜刊”荣誉称号。

四、提升创新亮色,打造多元个性品牌。

聚焦年轻职工的需求、喜好,融入时尚、个性、新颖的立意和元素,用“新内容”在“老阵地”上焕发活力。我最善辩,作为温州版的“奇葩说”,广受温州青年职工的欢迎,以辩论的新装,将三个精神深入校园职场,2023年活动点击率超700万。“匠心荟”主题文化集市,用“文化赶集”的模式,将非遗、亲子、民俗、游园等元素结合在一起,结合元宵等重要节庆及“迎亚运”等重大时事推出,活动既有“新意”又有“深意”,广受好评。

发表评论
网名:
评论:
验证:
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(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)
赞助商链接
关于我们 - 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