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欢迎光临!
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
您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 业界动态 >> 第五届全国职工文化论坛经验分享:江西萍乡

第五届全国职工文化论坛经验分享:江西萍乡

2025-10-18 16:38:47 来源:职工文化网 浏览:2597

以“三大抓手”激活新时代职工文化建设新动能
——萍乡市工人文化宫创新实践与经验做法

江西省萍乡市总工会党组成员、副主席陈益敏

萍乡市工人文化宫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要求,聚焦文化铸魂、文体活动、素质提升“三大抓手”,匠心打造职工心中的精神家园与成长沃土,激活新时代职工文化建设新动能,让市工人文化宫真正成为凝聚职工力量、绽放劳动光彩的“学校与乐园”。

一、以“文化铸魂”为引领,筑牢职工思想根基

立足红色基因传承,将思想引领融入职工文化建设全过程,通过立体化、沉浸式的精神培育活动,让红色精神与劳模精神深入人心,为职工成长注入强大精神动力。

一是传承红色基因,溯源工运史迹。立足萍乡安源丰富的红色工运资源,以实物、实景、实事为载体,精心打造“红色走读——追寻工运史迹”红色主题培训路线。联合省总下属的培训单位开展党史、工运史红色教育培训,向全国18个省、3个直辖市的各级市、县工会系统寄出邀请函1500多封,采取主题课、实地教学课、团建课相结合的培训方式,先后接待11批次近600余名外地学员前来安源探访寻根,追溯工会人的初心和使命。

二是搭建成长赋能平台,提升职工综合素养。打造“萍工赋能社——遇见更好的自己”成长平台,推出了“不管三七二十一”都要参加的21项特色活动,涵盖红色教育、技能培训、亲子互动、健康养生、文化传承、心理关怀等多个领域。目前已开展高考志愿填报公益指导、花果非遗体验、智能机器人体验、红色寻访等活动10余场,助力职工在思想淬炼与能力提升中实现自我突破。

三是打造活动品牌,弘扬劳模工匠精神。创新推出跟着劳模“趣”研学主题活动,以“劳模引领+亲子共学”为特色,立足劳模工匠精神内核,创新规划60余条跨领域研学路线,将“思政课堂”搬到工厂车间、田间地头、科研一线,构建沉浸式、实战化、互动型教育场景。活动自开展以来,累计整合劳模工匠资源100余人次,带动基层工会、企业、学校、志愿团队等30余家单位主动联动,服务职工家庭1500余户。

四是打造职工书香文化,提升职工文化素养。通过举办名家读书分享会、职工古诗词吟诵、单身青年职工读书交友会、职工亲子绘本阅读等系列活动,激发职工阅读热情,引导广大职工在经典著作中开阔视野、增长才干,在文化浸润中提升综合素养,让职工在书香墨韵中感悟人生真谛、汲取奋进力量。

二、以“文体活动”为纽带,激发职工活力与创造力

以“赛”为媒、以“艺”为桥,构建“月月有活动、季季有赛事、人人能参与”的全民竞技生态,让职工在竞技与展示中释放激情、凝聚力量,将体育精神与艺术素养转化为岗位建功的强大动力。

一是打造全民体育赛事,点燃职工运动热情。聚焦职工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,搭建覆盖全市的职工体育竞技平台,常态化开展篮球、气排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等传统体育赛事,以及趣味运动会、健步走等群众性体育活动,让职工在运动中缓解工作压力、增进团队协作。如2025年4月,举办全市职工气排球友谊赛,吸引来自各行各业的32支队伍、302名运动员同场竞技,赛事辐射带动超2万人次职工参与。

二是搭建艺术展示舞台,彰显职工文化底蕴。围绕职工艺术需求,举办书画、舞蹈、歌唱等艺术赛事,为热爱艺术的职工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。如,组织全市职工书画比赛选拔赛,评选优秀作品并推荐参与省级交流活动,2025 年选送的 11 幅作品在 “江西省职工书画交流活动暨五省职工书画联展” 中展出,充分展现萍乡职工的艺术风采。

三是开展特色文化惠民活动,深化服务实效。围绕传统节日、职工需求开展“送万福进万家”“全民健身大拜年”“中医养生讲座”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,密切工会与职工的联系。如“三八妇女节”前后,开设美妆与花艺课程,帮助 200 余名女职工提升美学素养,展现新时代女性风采。

三、以“素质提升”为核心,构建全龄段成长体系

围绕职工多元化成长需求,萍乡市工人文化宫以“精准化、优质化、品牌化”为导向,整合优质资源、创新课程体系,打造覆盖职工个人提升、子女教育、亲子互动的全维度培训矩阵,为职工铺就成长进阶之路。

一是精准对接需求,实现“按需施教”。依托线上线下双通道搭建调研网络,通过发放问卷、座谈会、基层走访等形式,广泛收集职工培训需求,深度剖析不同年龄段、不同职业职工的成长诉求。针对企业职工关注的职业技能提升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注的适应性培训、女职工关注的美学素养提升等需求,按需定制公益普惠课程,确保培训内容“精准滴灌”,避免“大水漫灌”式的资源浪费。

二是整合优质资源,夯实教学根基。积极联动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、萍乡学院等大中专院校,以及萍乡市工匠学院、行业协会、企业技术骨干等力量,组建涵盖职业技能、艺术教育、心理健康、亲子教育等领域的“专家师资库”,现有专兼职教师86人,其中高级技师、行业专家占比达40%。同时,拓展教学资源库,引入线上课程平台、实训设备等资源,形成“线下实训 + 线上学习”的融合教学模式,为培训质量提供坚实保障。

三是打造品牌课程,覆盖全龄需求。通过问卷调查、座谈会、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,深入了解职工的文化生活现状、兴趣爱好及实际需求,匠心构建“萍匠工坊”“萍工益课”“工惠优学”“职工亲子夜校” “暑托兴趣班”五大品牌课程体系,形成了涵盖技能提升、文化艺术、健康生活、亲子教育、兴趣培养等21 类精品课程矩阵,115 项优质课程资源,累计培训职工及家属10.2万余人次。有效提升了职工综合素质,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,增强了职工家庭的获得感与幸福感。

四是提升文化阵地,释放多元服务潜能。对职工健身中心、综合训练馆、职工书屋等场馆进行功能升级,打造集休闲娱乐、学习健身于一体的专属健康生活空间。以职工健身中心为例,配备跑步机、力量训练器械等设备,设置乒乓球区、台球区,满足职工多样化健身需求,日均接待职工150余人次。

为更好地服务职工,萍乡市工人文化宫以“数智驱动”和“联动惠民”为双轮支撑,积极构建智慧服务新生态并织密城乡服务网络。

一方面,通过打造“线上预约+多元场馆+错时开放”的“指尖上的文化宫”,上线一站式数智平台,优化场馆功能,实行弹性开放机制,推动职工服务从“线下为主”向“线上线下融合”转型,实现“数据多跑路、职工少跑腿”。

另一方面,创新“市县联动、资源共享”模式,通过师资共建、课程联创和“市级统筹+县级落地”机制,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,促进城乡服务均衡发展,让更多职工便捷享受到高质量、多样化、普惠性的文体服务资源。

未来,萍乡市工人文化宫将继续秉持“打造有深度、有温度的职工精神家园”目标,不断优化服务内容与方式,为新时代职工文化建设注入更多活力,让“温馨之家”的温暖底色,始终照亮职工的奋进之路。

发表评论
网名:
评论:
验证:
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(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)
赞助商链接
关于我们 - 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