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日,乔东在成都举行的“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讨会”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。乔东指出,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》指出,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、科技领军人才、卓越工程师、大国工匠、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,更好发挥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,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、青少年发展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政策保障,等等。其中,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、高技能人才以及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等,都离不开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的大力弘扬和践行。在一定意义上讲,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为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精神力量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对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,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:“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。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的重要论述,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,体现着中华民族关于劳动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,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,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伟大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等。乔东强调,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途径包括理论教学、文化熏陶、实践锻炼等。来自上海、广东、贵州、重庆、宁夏、新疆、黑龙江、湖南、甘肃等地的高校思政课教师线上线下聆听了讲座。
